图为航拍的大明镇城里村,部分村民家屋顶安装了光伏板块。孙康 摄
中新网赤峰12月4日电 题:内蒙古村民“绿色”致富小妙招:出租房顶、借光生金
作者 奥蓝 史子龙 单德志

初冬时节,寒意渐浓。在大明镇,农民们大都结束了一年农忙,生活平静而安逸。与往年不同,这里不少房子的屋顶上都安装了屋顶光伏板块。农民们即使“猫冬”在家,也能多一笔收入。
“以前谁能想到这都能挣钱。现在一年能给我800多块钱呢。不仅我们村民自己额外有一点收入,给国家也能创造点资源。”李景章是大明镇城里村村民,家里住着160平方米的大瓦房。今年7月,他与企业签订了25年的住宅屋顶光伏发电合同,安装了82平方米的屋顶光伏板块。

大明镇所在的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地处北纬约41度,区域光照资源丰富,于2021年9月入选整县(市、区)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,成为国家第一批整县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。
图为村民在屋顶安装的光伏板块。孙康 摄

宁城县于2023年9月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试点项目开工建设,在党政机关、学校、医院、村委会、工商业、农村居民等房屋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,采用“自发自用、余额上网”方式,规划安装光伏组件约13.9万块,总装机容量76.3兆瓦。目前,当地已完成安装党政机关、学校、医院等单位118个,农村居民347户。12月以来,这种低碳节能的新能源正在陆续实现并网发电。
“村民们相当于把房顶租给了光伏公司,不用出屋就能把钱赚。”赤峰市宁城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徐磊告诉记者。安装光伏户将年均增收600元以上。

“村民屋顶上的光伏板将直接转化为我们企业源源不断的绿色电力。”赤峰市建支管业有限公司是当地一家用电需求量较大的企业,综合部部长李益春告诉记者,他们与当地另一家企业合作,投资4000余万元施工建设屋顶光伏项目,在公司办公楼和生产车间房顶上安装共计11兆瓦的光伏板,预计年发电量2000余万度。“所发电量自发自用,不仅能降低企业能耗强度,缓解电网高峰用电压力,而且增加企业绿电占比,对出口创汇提供了有利条件。”

图为工人正在屋顶安装光伏板块。孙康 摄
“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。”徐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整体项目建成后,预计年发电量约1亿千瓦时,每年节约标煤大概3.3万吨,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0.7万吨、二氧化硫704吨、烟尘195吨。(完)
中新网台州12月4日电(傅飞扬 陈佳杰)“非常激动,我终于找到了家,也找到了亲人……”日前,一纸鉴定证书,让林刚(化名)找到了出生的故乡。

路桥派出所收到感谢锦旗。陈佳杰供图

山东青岛,浙江台州,同是沿海城市,却相隔1000余公里。
自有记忆起,林刚的家就在青岛,他也一直以为那就是自己的故乡。直到有一天,父亲告诉林刚,其实他并不是自己的亲生儿子,而是在台州抱养来的,一个被掩盖了几十年的身世之谜就此揭开。

原来,53年前,路桥的一个家庭迎来了第6个孩子。因为家庭条件问题,家中担心无法将新生命健康抚养长大,便决定将孩子送养,而这个孩子就是林刚。
林刚的养父曾在路桥生活,在收养林刚几年后,回到老家山东。路途遥远加之通信不便,两家人渐渐断了联系。

林刚长大后,养父把这段经历如实相告,并支持他“寻根”。不久前,二人回到阔别50多年的路桥,并根据记忆找到了当年的老屋。
“老人家虽然很久没回路桥,但还是准确找到了我们的老房子。早些年父母都过世了,邻居看到后就通知我们赶过来。”不曾放弃寻找弟弟的王建国说(化名)。
光凭记忆,林刚和养父都无法确定王建国是不是他们要找的人。因此,众人赶赴台州市公安局路桥分局路桥派出所,说明原委并提出了血缘关系鉴定需求。
“王建国曾经也来采过血,与几个寻亲的人做过血缘关系鉴定,但都没比对上。”路桥派出所代理教导员陈森秋受访时表示,核实情况后,他们为王建国和林刚进行了血液采样,并通过路桥公安分局“团圆”工作室进行鉴定。
路桥派出所民警准备鉴定材料。陈佳杰供图
最终,好消息传来,鉴定显示二人正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。得知结果后,兄弟俩还约定了今年过年后路桥再见。

“今年以来,我们派出所接待过两对寻亲家庭,上次是一对失散41年的姐妹。通过‘团圆’工作室,他们最终都找到了自己的家人。对于民众与亲人失散的心情,我们很理解,也会以最大的热情和耐心为他们的寻亲之路增添温暖。”路桥派出所副所长罗力说。(完)